【孕期指南】不懂就问,怎么治疗孕期痔疮?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医学库 1.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怀孕后,大量孕激素的分泌导致盆腔血管扩张和弹性降低,同时减慢肠蠕动,引发便秘,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医学库
1.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怀孕后,大量孕激素的分泌导致盆腔血管扩张和弹性降低,同时减慢肠蠕动,引发便秘,进而可能导致痔疮的形成。
2.膨大的子宫体压迫胃肠道。孕晚期,随着子宫体积增大,压迫直肠和肛门加重便秘,同时影响直肠静脉回流,可能导致静脉曲张形成痔疮。
3.盆腔血容量的增加。孕期外周循环血量在6周时开始增多,到32周时增加至约1400ml。这增加了盆腔血管负荷,导致肛周静脉侧支循环扩张,形成痔疮,严重时可发展为血栓性外痔。
4.此外,分娩时产妇需长时间用力,增加腹部压力,导致肛门直肠静脉回流不畅,进而形成痔疮。
5. 产后坐月子期间,为促进乳汁分泌常食油腻、高蛋白食物,且通常减少活动以促身体恢复,易导致便秘和增加痔疮风险。
痔疮的常规护理和治疗
▲图片来源:高品图像医学库
方法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的为饮食干预和非手术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参照前文便秘措施。每次大便后,轻柔且彻底的清洗患处。避免久蹲久站以及久卧不下床等习惯。
2.孕期如发现有长痔疮的信号,可每天温盐水坐浴2~3次,每次10分钟,便后注意清洗肛周。
3.产后适当下床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例如“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锻炼肌肉力量。
4.有小型研究发现,冷敷包或冰袋能减轻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每次冷敷20-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使用时请用布巾包裹冷敷包或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此外
对于通过坐浴、湿敷无效,
或者疼痛明显,
影响生活质量者,
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
使用药物治疗痔疮
▲图片来源:pixabay
5.药物治疗
①局部外用药物:
复方角菜酸酯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氢化可的松-普拉莫辛药膏是安全有效治疗妊娠晚期痔疮的选择。两项研究证实,该药物在治疗妊娠期痔疮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
②静脉活性药物:
地奥司明治疗期间不建议母乳喂养。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短期使用,因为长期摄入高剂量的类黄酮可能会导致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和DNA损伤,而类黄酮容易穿过胎盘,可能对胎儿造成危险。
草木犀流浸液片,尚无数据表明该药物可能导致胚胎致畸或胎儿发育异常,但在妊娠早期应谨慎使用。关于哺乳期间的使用,尚无数据表明该药物可能影响新生儿的形态学和发育。
③缓泻剂:
小麦纤维素(肠梗阻患者不宜使用)或乳果糖口服液,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有机酸,导致肠道内 pH 值下降,并通过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提示:以上为介绍给孕妈妈能够居家的时候使用的简易版护理和能常规购买到的药物方案,具体情况均需在医生的建议或者指导下进行。
请孕妈们注意,如果出现严重且持续的痔疮症状,如明显的疼痛、大便带血或粘液,以及排便习惯改变或体重减轻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对于严重的内痔、较大的外痔或混合痔,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请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有用就点“在看”/
点赞+1
转发+1
痔疮-1
参考文献:
1.https://www.urmc.rochester.edu/ob-gyn/obstetrics/after-delivery/common-conditions.aspx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20,26(5):519-533.
3.妇产科通便药合理应用专家委员会. 通便药在妇产科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46):3619-3622.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46.002.
4.Vohra S, Akoury H, Bernstein P,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ctofoam-HC for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in late pregnancy.J Obstet Gynaecol Can. 2009;31(7):654-659. doi:10.1016/s1701-2163(16)34246-3
5.Ebrahimi N, Vohra S, Gedeon C, et al. The fetal safety of hydrocortisone-pramoxine (Proctofoam-HC)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in late pregnancy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 Obstet Gynaecol Can. 2011 May;33(5):436].J Obstet Gynaecol Can. 2011;33(2):153-158. doi:10.1016/S1701-2163(16)34802-2
供稿:药剂科张静
审稿:药剂科张静
编辑:健康教育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